新聞中心
News Center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美國《連線》雜志日前評選出2008年人類在“綠色科技”領域取得十項重大突破,綠色水泥、低成本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島等入選,以下就是這十項重大綠色科技進展:1、清潔環保的綠色水泥該技術是以二氧化碳作為水泥生產的能源消耗來源,采用催化技術而不是加熱處理。這樣就不僅可以大大減少能量消耗,而且還可以緩解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生產一噸普通硅酸鹽水泥會排放出一噸二氧化碳,而生產一噸卡萊拉綠色水泥反而會消耗掉半噸二氧化碳。綠色水泥的、巴西國立弗盧明內斯大學教授沙加斯-科代羅...
化學化工新聞(Chemical&EngineeringNews,簡稱C&EN)是美國化學會發行的一份周刊。它關注于化學世界的事件,報道與化學相關的科研、工業、教育等各方面的動態。化學化工新聞向美國化學hui所有會員發送,訂閱費用已經包括在會員每年的會費之中。目前雜志的主編是RudyM.Baum。www.shjinsuibio.com
隨著上海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的豐富,完善的產品體系的建立,本公司在目前的松散的經銷商銷售模式的基礎上,將采用與經銷商更加緊密的合作模式。上海以“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思路,將形成經銷商——代理商——加盟商——公司股東的發展模式,密切、長期地與合作伙伴共同發展。www.shjinsuibio.com
美國、西班牙、德國和意大利科學家近日研究了一個克羅恩氏病相關基因后發現,這種基因在4000萬年前失去功能之后,又于2000萬年前“復活”。相關論文已于3月6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Genetics)上。這一基因稱為免疫相關鳥苷三磷酸酶基因(IRGM),似乎很久之前已經在舊世界和新世界猴的祖先身上被摧毀了。不過當潛伏在基因組中的逆轉錄病毒將自身插入該基因中后,它在人類和類人猿共同祖先體內成功復活。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遺傳學家EvanEichler表示:“這可能...
日本慶應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僅向人類神經干細胞中植入兩個基因,成功培育出了人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技術能降低未來iPS細胞移植后的癌變風險。據《日經產業新聞》9日報道,科學家培育人類iPS細胞時通常要向某種細胞內植入4個重新編碼的基因。慶應大學教授岡野榮之的研究小組將這4個基因中的2個,即“Oct3/4”基因和“Klf4”基因植入人類神經干細胞,結果在不植入其他兩個基因的情況下,也成功培育出了iPS細胞。參與該研究的專家指出,以往培育人類iPS細胞時...
有的人中指為什么會比正常人短一節,甚至有的人會有6根指頭。上海交通大學Bio-X中心主任賀林院士的科研團隊成功揭示了人類家族性A1型短指(趾)病癥的致病機理,成功解開遺傳疾病百年之謎。昨天,雜志《自然》在一期期刊上登載了其研究論文《IHH基因點突變通過改變IHH蛋白信號能力和信號距離導致指(趾)畸形》。人類指(趾)部骨骼畸形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病,類似骨骼病的發病率大約在2%左右。短指影響人日常工作與生活,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早在2000年,賀林教授就帶領當時的上海交通大學/中...
目前有研究稱,基因治療艾滋病(AIDS)的方法充滿希望,但是目前的研究還處于初的階段,需要進行更多的試驗。據HealthDayNews2月15日報道,研究人員報告稱,目前針對艾滋病病人進行的zui大規模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專家稱,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是在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法推出之前,還需要進行多次重復的試驗和更多的研究。該研究主要作者RonaldMitsuyasu博士表示,“我們知道它(基因治療)有效果,但是在進入下一階段的研究之前,我們需要令其使人更加滿意。”...
3月18日,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男性健康基因檢測臨床基地在北京同濟醫院揭牌。揭牌與項目的落成標志著國內預防醫學領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健康與疾病的防治將得到新的詮釋,并會整體推進男性健康事業的快速發展。基因作為人類先天具有的“遺傳秘碼”,可以“預報”人的生理、心理和五臟功能等多方面的信息。科學證明:一切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基因是DNA分子上攜帶有遺傳信息的功能片斷,是生物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基因主宰生命,是生命生老病死的根源。故此,進行基因檢測將會使全民健康水平得到根本性...